中譯:《羅麗泰》 原文:《Lolita》
很執著的看完了此篇小說翻拍的電影(1997年ver. 中譯:一樹梨花壓海棠)
之後又去找了小說來看
說實話,我覺得電影比小說簡潔易懂
小說的作者-Vladimir Nabokov是一位俄國文學家
也因為是俄國文學 所以基本上是又臭又長的內容
並不是說小說內容不精采、不吸引人
只是因為有著過多的形容詞以及特殊名詞
如果沒有大量的了解這些名詞的意涵 會覺得這本小說很艱澀
尤其 是經過譯者翻譯過後 通常只會覺得形容詞長的詭異以及不協調
我看的版本是由黃秀慧執譯的版本 我認為翻譯的不算完美
特殊用法以及特殊名詞並沒有附錄註解 理解起來很辛苦
這本書 我總共花了兩個禮拜才看完
中途一度想放棄不看 但因為放在床邊 所以就當作是睡前消遣慢慢看完
真心覺得 懶得看書就看1997年版本的電影 它拍得非常貼近原著
羅麗泰的心得真要講起來 或許會非常的長
綜合了電影心得以及讀書心得
書的內容是以杭伯特的自傳展開 內容充斥著他對羅麗泰的愛戀以及欲望
很煽情卻意外的不色情
罪惡的男主角杭伯特原本是不可原諒的存在 他亂倫、戀童癖
卑鄙地與羅麗泰的母親結婚 目的只是想要擁有羅麗泰
但 看到最後卻覺得 他可悲的可憐
他至始至終 都不曾被羅麗泰記在心上 不曾被羅麗泰深深愛過
當他淚流滿面的把援助羅麗泰與其丈夫的一大筆金錢交付給她時 羅麗泰笑了 杭伯特卻哭了
他真心愛了半輩子的人 寧願愛上一個墮落的肥胖禿頭中年劇作家 甚至在她與一位年輕小夥子結婚後 仍然深愛著那位墮落的劇作家
羅麗泰愛墮落的劇作家、沒有前途的年輕丈夫 卻從未愛過 癡情的杭伯特
杭伯特之於她 不過是孤女的生活支柱 孤單寂寞時的玩偶 大把金錢的來源
遠遠不及於那位強迫她要拍A片的肥胖劇作家
不是很悲慘嗎?
他的愛 愛著跟自己年齡一般大的男人
卻 一輩子都不會是他
縱使他是個教授、一個詩人、一個作家、一個博學多問的歐洲體系知識份子
卻遠遠不及一個喜歡多人性愛、性無能、酒池肉林的墮落美國劇作家
杭伯特一直以為他擁有過羅麗泰 最後才發現 羅麗泰的人生 並沒有他
他跟她的同居生涯、美國旅遊之行 都不過是她慘澹的、絕望的童年時光
極力想忘記、逃離 不對小丈夫提及的往事
只在她窮困潦倒 債務堆疊之際 才寄了一封沒有感覺的信 尋求著金錢的援助
甚至連附上地址都不屑
他的愛情 注定一輩子都是孤寂以及絕望
可悲的杭伯特
杭伯特:「羅麗泰,我生命之光,我腰胯的火焰,我的罪,我的靈魂。羅-麗-泰:舌尖跳著輕快的三步舞,於上顎輕叩牙齒三次,羅.麗.泰。」
我想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後 覺得最經典而且震撼的一句話
這本書 太年輕看可能會不懂其中深沉的愛
至少 我目前還不完全看懂
書本很厚 偶爾乏味
但 是經典
非常優閒時 必看